【食用安全】哈佛醫學院列7大超加工食品 大量進食增早死風險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2/08/23 16:54

最後更新: 2024/08/16 12:17

分享:

分享:

超加工食品增心血管疾病風險,哈佛醫學院列7大超加工食品。(iStock圖片)

早前有研究指出,每日進食添加了大量防腐劑、色素和味精等的「超加工食品」,可能會增加早死風險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刊物《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》曾發表文章,解釋何謂「超加工食品」及其對健康的影響。

最新影片:

何謂「超加工食品」?

文章指,加工食品基本上是透過添加鹽、油、糖或其他物質製成,加工程序會改變食物的自然狀態,例子包括罐頭、蜜餞、麵包等,大多數加工食品含有兩至三種成分。

而一些高度加工或超加工食品可能添加了更多成分,例如糖、鹽、脂肪、人造色素或防腐劑。超加工食品主要由食品中提取的物質製成,如澱粉、添加糖和氫化脂肪,亦可能含有人造色素、香料、穩定劑等添加劑。

急凍食品、汽水、熱狗和冷切肉、快餐、餅乾、蛋糕,以及鹹味零食都屬於超加工食品。

加工食品如何影響健康?

文章引述一項發表在《英國醫學期刊》(The BMJ)的研究,指收集了10萬名法國成年人在5年間的飲食記錄,研究人員發現,進食更多超加工食品的人患心血管疾病、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。雖然此類大型觀察性研究並未證明到因果關係,但研究確實表明超加工飲食和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關聯。

如何識別超加工食品?

文章提到,應盡可能避免或限制超加工食品的攝取,而透過以下的例子,有助理解並分辨食物是經過最低限度加工、加工,還是超加工。

最少加工加工超加工
粟米粟米罐頭粟米片
蘋果蘋果汁蘋果批
薯仔烤薯仔炸薯條
紅蘿蔔紅蘿蔔汁紅蘿蔔蛋糕
小麥麵粉餅乾

最新影片:

十大「超加工食品」

點擊圖片放大
+8
+7

本港註冊營養師陳國賓(Leslie)曾受訪表示,「超加工食品」不是一個新概念,因市面推出愈來愈多加工食品,令大眾更易接觸這些不健康食品。

他解釋,由於生活忙碌,不少人選擇外出用膳,但實質不少食肆如快餐店,甚至是標榜健康飲食的素食餐廳,製作食物時亦會使用到加工食品,所以在餐桌享用的食物其實已變成「加工再加工的食品」,令其攝取加工食品的數量大大增加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︰bit.ly/34FTtW9

責任編輯:羅嘉欣